时间:2021-01-12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原标题:视频|低调公布的商务部一号令,背后设计有何考量? 刚刚过去的周末,商务部新年一号令低调公布。 根据商务部网站显示,《阻断外国法律与措施不当域外适用办法》已经国务院批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重磅反制办法 斩断“长臂管辖” 这部《办法》,全文共16条。明确如果其他国家在违反国际法跟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情况下,限制中国企业在外国发展,那么在认定外国行动属实违法的情况下,中国将不承认这些禁令。 舆论普遍认为,这意味着今后对于外国基于其国内法而实施的违反国际法、损害中国主权的“长臂管辖”措施,商务部有权要求不得承认和执行。此举也被视为是对近两年美国利用长臂管辖打压中国企业的明确反制。 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长臂管辖干涉其他国家内政,中国包括大多数国家的反对态度都是一以贯之的。虽然这份《办法》并不是法律,而是商务部根据法律制定的行政法规,但这是中国从制度上,首次应用国内法规对长臂管辖“说不”。 ![]() 允许兴讼索赔反击对企业不法侵害 所谓“长臂管辖权”,指的是美国法院可以在有些特殊情况下将管辖权延伸至州外乃至国外的权力。 1955年,第一部长臂管辖权法在美国正式诞生,本是为制裁小企业投机行为的一部“国内法”,最终却成为了美国进行国际金融制裁的“武器”。 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的长臂管辖更是变本加厉,不仅在政治、军事上对外国指手画脚,在经贸上也开始频繁对外伸手。这其中,受到“长臂管辖”冲击的中国公司和个人也越来越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遭断供芯片的华为公司,以及至今仍被扣押在加拿大的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 张建平分析,过去美国抡起大棒时,我们一般以政治和外交手段进行抵制和处理,缺少直接针对性的法律依据。如今,根据《办法》第二条中明确规定的适用条件,这种行为就属于“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不当禁止或者限制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第三国(地区)及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进行正常的经贸及相关活动的情形”。 在没有联合国授权或决议的情况下,美国仅仅因为中兴和孟晚舟与伊朗有生意往来,而禁止中国企业和个人同其他国家做生意,就触发了《办法》。中国有权跟被美国“制裁”的国家发展正常的经贸关系。 ![]() 另外,根据《办法》第九条的规定,当事人遵守禁令范围内的外国法律与措施,侵害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该当事人赔偿损失。如果索赔被拒,受害个人和企业有权申请强制执行。 张建平指出,今后如果中国主管部门已下达“不遵守外国法律和措施”的禁令,那么首先是中方的相关企业、居民和组织要遵从中方的相关法令,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甚至被处罚。当然在此情况下,对于涉及到的第三方相关企业,若还要继续执行美国对中国公司供货的禁令,可能也将受到《办法》的制裁。 如果第三方企业,面对美国的禁令和中国的不遵守禁令,只能二选一的时候,怎么办?张建平表示,第三方企业可以进行一些成本核算,以及综合权衡,而不是任由个别国家的域外法律、不当法律和措施,肆无忌惮地推行。 ![]() 借鉴他国经验维护公民权益 事实上,出台阻断外国法律与措施不当域外适用的规定也并非中国特有。 据张建平介绍,像欧盟、加拿大、墨西哥,还有阿根廷等国家,都已出台过类似的法律法规,尤其是欧盟,在上世纪90年代,就为遏制美国的“域外法权”启动了“阻断法案”,并在2018年再次对该法案进行了一次新的修改。 张建平表示,中国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出台这样的法规,能够更好地保护我们中国的企业和居民权益,在当前来讲,也是符合国际的一贯做法。目前,该《办法》只是出台了原则性的安排,我国可参考国际上已有的阻断法,在这份《办法》的基础上发布更加详尽的配套细则和指南,以更好地指导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使用好这份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董亚欢 方菲菲)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